全国政协委员刘春平表示,设立应急管理类大学是加强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增强我国应急管理事业理论引领和科技支撑能力,为防控重大安全风险、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的重要举措。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加之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各类风险隐患交织叠加,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种类多、分布广,频率高、损失重。但与之相匹配的应急管理领域专业人才数量不足、能力不强的问题却十分突出。据《我国应急管理人才需求调研分析报告》中指出,我国应急管理系统人才缺口在40万人左右,工矿商贸行业应急管理人才缺口在200万左右,应急管理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缺口更大。并且,由于我国应急管理科学体系刚刚起步,应急管理高等教育不论在数量、质量、层次、结构等方面,还是在教育管理、教学模式等方面,都不能适用我国应急管理人才队伍培养的需要。对此,刘春平认为,筹建应急管理类大学是破解我国应急管理人才短缺、科技支撑不强、装备不能自给等瓶颈的重要举措,亟需国家尽快批复成立应急管理类大学。
对此,刘春平吁请教育主管部门特事特办尽快设立应急管理类大学。一是应急管理学科建设滞后,人才培养跟不上事业发展需求。现有学科还不能覆盖如防灾减灾科学、应急救援等重要领域。学科少成为制约应急管理高层次人才的瓶颈,亟需一所大学承担起引领学科发展的重任。二是应急管理人才培养需要特殊的教育管理模式。这支专业队伍是党和人民的“守夜人”,是危机时刻的“逆行者”,需要具备“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特定素质。这是一般大学常规的、分散的专业教育不能够培养出来的,必须像军队和公安系统那样,建设专门的、高水平的行业性大学,有效对接应急管理各重点领域的需求,形成实战化、职业化、准军事化的特殊育人体系和育人环境。三是应急管理专业化人才严重短缺,特别是一线具有风险识别、处置决策、协同作战等一专多能应用性实战型人才,呼吁加快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教育的专门大学,抓紧培养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