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持续宣传应急救护知识,培养广大师生应急救护技能,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先后涌现出一些先进典型。他们知行合一,用行动诠释了红十字精神,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陕职救护”风景线,这些非医护专业的教师与学生为挽救生命,勇敢冲在应急救护第一线,打通生命通道,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院前急救的重要作用。
“我下周就出院了,给全力救命的老师和同学们报个平安。”2023年7月8日,曾因突然晕倒后心脏、呼吸骤停紧急送医,现已转入普通病房的刘同学激动地说道。
时间回到2023年6月21日晚十点,陕西职院白鹿原校区操场突然传来急切的声音:“快来人啊,这里有人晕倒了”。呼救的是2022级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周同学,他和刘同学在做引体向上时,刘同学突然倒地抽搐,口吐白沫。周同学一边呼救,一边向最近的1号公寓社区辅导员、白鹿原急救师资张将宝寻求帮助。张将宝跟随学生迅速赶往事发地点,在进行了专业判断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与人工呼吸,并安排周同学立即拨打120,联系相关人员。
此时已经抵达现场的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段东旭临危不乱地进行现场指挥,“赶快去航空馆拿AED!”,“这位同学去大门口接120,这两位同志维护好现场秩序!”他一边安排,一边做好随时接手按压的准备。参与施救的国护队学生贺浩浩立刻去航空馆取来AED,张将宝与另一名参加过应急救护培训的学生尹武骏,互相配合,用AED 进行除颤。经过30分钟的院前急救,伤员呼吸和心跳逐渐恢复。
与此同时,安保部职员郝焕新已经第一时间按照预案,提前畅通门禁,保持与120路途衔接,驾驶车辆引导120救护车直达现场。120赶到时,伤员呼吸逐渐恢复。
120工作人员对学校的急救能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很少有学校配备的AED,能够正常使用,并在很短时间内就能拿到,而且参与施救的师生急救手法娴熟,操作正确,业务精湛,效果明显,他们的急救意识与急救技能完全媲美专业人员。
陕西职院此次急救之所以能达到如此效果,正是因为学校的社区辅导员、学生志愿者、安保人员、医院工作者,基本都接受过应急救护的培训,80%以上持有红十字急救证书。学校师生们用行动诠释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含义。
陕西职院师生不仅扎实掌握应急救护的技能,同样具有敢于施救无畏的勇气,这次成功的应急施救并不是个例。
今年6月,陕西职院白鹿原急救教育学院的首批应急救护师资、旅游与文化学院副教授崔粉绒下班经过狄寨原路时,发现有人躺在路边,周边聚集着一些围观群众。她急忙靠边停车,主动上前帮忙。确认患者无意识无呼吸后,她立刻跪地为这名中年男性进行心肺复苏。崔教授一边娴熟地施救,一边安排周围人群参与救助,满头大汗也不敢停歇一秒,直到救护车到来,交由医生接手。
无独有偶,陕西职院另一名应急救护师资建筑工程学院院长曹会芹,今年7月上旬赴鄠邑参加婚礼时,一名幼儿突然被花生卡住喉咙几近窒息。面对突发危机她果断出手,及时采取海姆立克法救助,使幼儿化险为夷,婚礼顺利举行,婚礼现场的幼儿家长以及参加婚礼的群众为她的行为给予了高度评价和称赞。
陕西职院师生这一系列的成功急救案例和行为,都得益于校方平日里对急救理念及急救知识大力的宣传和教育。近年来,陕西职院依托“校会合作”模式成立白鹿原急救教育学院,构建了“两融入三覆盖四强化”教育培训体系,从要求辅导员、体育老师、安保人员等重点群体持证上岗逐步向全员覆盖推进,着力打造校园重点区域应急救护设施配备“三分钟”应急响应圈。通过急救知识进军训、进课堂、进宿舍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做到了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全覆盖,全校近50%的师生持有红十字急救员证书。校园内放置AED等急救设备10余台,科学规划投放地点,确保3分钟内能拿来使用。学校将急救教育纳入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将应急救护教育培训作为构建校园安全稳定格局的“夯基石”和“先手棋”,常态化组织各种应急演练,切实为守护师生生命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白鹿原急救教育学院自觉肩负红会责任,在校内,积极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普及应急救护、防灾避险和卫生健康知识,组织志愿者参与现场救护,与陕西省红十字会合作,借助省红会的优秀师资力量培养出救护师资近百名。在校外,积极鼓励大家服务社会,宣传健康知识与应急常识,开展暑期三下乡等“六进”活动积极宣传救护知识,开展公益事业,参与各项技能赛事,以赛代练,不断巩固和提升急救技能。
作为陕西首个高校生命教育基地,白鹿原急救教育学院积极响应二十大号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卫生与健康的重要论述,稳步推进学校急救教育,为更好的普及应急救护常识,为不断提高全社会生命健康、提升生命质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章来源: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注明: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进行删除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