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科普知识:突发心脏骤停究竟有多凶险?
上一个:莫劝酒,恰到好处就好。喝酒的时候酒精中毒怎么办?科普酒后急救知识 下一个:别再盲目跟风!噎住急救知识你get了吗?
详情介绍
      今天带大家分享一篇关于突发心脏骤停的文章,告诉大家遇到突发心脏骤停该如何应对,及一些预防措施。

      什么是突发心脏骤停
      突发性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因心律不齐突然停止活动,导致呼吸停止和意识丧失。如果不立即治疗,可能导致死亡。心脏骤停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如何识别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的常见迹象包括:
      突然失去意识
      无正常呼吸或仅有濒死式呼吸
      无法触摸到脉搏
      可能出现肌肉抽搐
      一旦发现这些迹象,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开始心肺复苏(CPR)。

      什么是可除颤心律与不可除颤心律?
      心脏骤停时的心电图表现分为两种:
      可除颤心律:如室颤(VF)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VT),需要立即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电击。
      不可除颤心律:如心室停顿或无脉性电活动(PEA),这种情况通常需要持续进行CPR。
      在中国,首次监测心律以不可电击心律为主,占比高达89.7%。

      发病地点

      大多数心脏骤停事件发生在家中(占比76.2%),这也是为什么家庭成员学习CPR和了解如何使用AED至关重要。


      发病性别
      在中国,院外心脏骤停患者中男性占比68.1%,高于女性。

      预后或存活率
      中国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出院率仅为1.2%,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率为0.8%,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提升空间。心脏骤停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及时进行CPR、AED的使用、急救反应时间等。



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能做什么?
      1.学习CPR:掌握心肺复苏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施救。
      2.了解AED:了解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方法,公共场所通常配备AED。
      3.健康生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适量运动、健康饮食等。
      4.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心脏健康检查,特别是有心脏病史的人群。

      最后总结:突发心脏骤停是一个严重的医疗紧急情况,但通过及时的救治和正确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提高生存率并减少这一病症带来的影响。


广东品瑞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