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21
近期,学校猝死事件频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媒体介绍,4月7日,东莞一中学学生在跑操时突然倒下,送医后判定为脑死亡。据亲属称,校方救治不及时,错过最佳抢救时机。类似事件也发生在南京某中学,一名高三学生晕倒休克,因医务室无人值守、AED除颤仪设备无人取用,错过黄金抢救时间,抢救无效身亡。
此外,近期还发生了多起校园猝死事件,如温州二十一中学生因急救技能不纯熟耽误救治、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学生在运动会选拔赛时猝死等。同时,教师猝死事件也屡见不鲜,多位年轻教授因突发疾病去世。
这些事件暴露出学校在急救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
1. AED配置与利用不足:学校虽配置了AED除颤仪,但未深刻重视其作用,缺乏有效管理和维护,导致关键时刻无法使用。
2. 急救知识学习不深入:学校虽进行急救技能学习,但未定期开展演练,导致面对真实事件时手足无措。
3. 应急处理机制缺失:缺乏明确的应急处理机制、负责人和急救小队,突发事件中应对被动。
4. 学生急救教育缺失:学生缺乏急救意识和技能,无法在紧急时刻有效应对。
5. 法律法规普及不足:学校及师生对“好人法”等法律法规了解不足,担心承担法律责任而不敢救人。
小编作为一名急救员对学校提出一些个人的想法和意见: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应高度重视,加强急救管理,完善AED除颤仪的配置与维护,定期开展急救演练,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加强对学生和教师的急救教育,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挽救生命。
当然,以上也有一些积极利好的个例,迅速的响应机制,联动的救护措施,纯熟的急救技能,为生命挽回起到决定性作用,我们为此点赞!
对此,大家有哪些建议和想法?欢迎留言!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