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2025-10
第二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实验实训室建设竞价公告
甘肃中昱诚项目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受甘肃警察学院的委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公共资源交易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市县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意见的通知》(甘政办发〔2018〕6号)、《甘肃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甘肃省2025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的通知》等文件的有关规定,拟对第二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实验实训室建设以邀请招标的方式在政府采购限额以下项目阳光交易系统(省级平台)进行采购工作,相关采购内容如下: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第二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实验实训室建设2、竞价编号:GSZYC-YGCG-20250023、标段划分:一个标段4、采购内容:急救教育实训室、急救装备一批(内容详见竞价文件)5、合同履行期限:按合同约定执行。6、采购预算:371520.00元7、最高限价:371520.00元二、供应商资格要求: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并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所要求的材料:1)提供年检合格的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证件或具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2)提供2023年度或2024年度的财务审计报告或基本开户银行出具的资信证明;3)提供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的相关证明材料;4)提供投标截止日期前12个月内任意一个月依法缴纳税收证明材料(免税企业提供证明材料)和缴纳社会保障金的证明材料;5)提供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3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的书面声明。注:本条第2-5项实行承诺制,供应商在投标(响应)时,按照规定提供《资格条件承诺函》(格式见附件),无需提交上述证明材料。采购人有权在签订政府采购合同前要求中标(成交)供应商提供证明材料,以核实供应商承诺事项的真实性。供应商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作出虚假承诺。供应商承诺不实的,属于“提供虚假材料谋取中标、成交”的违法行为,采购人将报告财政部门依照《政府采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应责任。若供应商在投标(响应)时提供了符合规定的证明材料,但未提供承诺函的不视为无效投标(响应)。2、信用查询:供应商须为未被列入“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记录失信被执行人或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或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不处于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信息记录”中的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期间。(以资格审查小组在“信用中国”网站、“中国政府采购网”现场查询结果为准。采购人(代理机构)对供应商信用记录进行甄别,对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的供应商,拒绝其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同时将相关网页截屏打印并保存)。3、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4、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供应商须具有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5、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形式投标。三、竞价方法:1、最低竞标法;2、本次竞价各供应商仅限一轮报价,根据本项目最高限价进行报价,报价必须不超过本项目最高限价,供应商提交报价时认真核算报价金额(含完成本项目实施所需的一切费用);3、采购人将参照网上竞价结果,排除无效报价后按照低价优先的原则确定成交单位,同时发布成交公示(无效报价为报价超出最高限价或被认定为低于成本价。如报价相同,则最先报价的供应商优先)。四、注册须知:凡是拟参与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阳光采购平台交易活动的供应商需先在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阳光采购平台(http://ggzyjy.gansu.gov.cn/)注册后方可竞价。五、上传资格证明文件截止时间及竞价截止时间:1、报名、上传资质时间:2025年10月11日18时00分至2025年10月14日09时00分。2、竞价时间:2025年10月15日09时30分至2025年10月15日16时30分。3、竞价截止时间:2025年10月15日16时30分。请供应商登陆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阳光招标采购平台(http://ggzyjy.gansu.gov.cn/),在阳光采购平台进行资质上传。4、成交供应商在竞价结束后须请将与网络上传内容一致的竞价响应文件(包括但不限于资格证明材料、报价表、分项报价表、投入本项目的人员名单、供货方案等)纸质版(一正一副)装订成册递交或邮寄至采购代理机构。否则造成一切后果,由相关企业承担。5、成交单位应在成交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与采购人签订合同,由于成交单位的原因逾期未与采购人签订合同的,将视为放弃成交,取消其成交资格并将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注:供应商在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通过资格审查后方可进行报价。六、发布公告的媒介本竞价公告在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阳光采购平台(http://ggzyjy.gansu.gov.cn/)上发布。七、联系方式采购人:甘肃警察学院地址: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北辰南路1717号联系人:刘楠联系方式:18215138702采购代理机构:甘肃中昱诚项目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单位地址: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天津路358号综合楼401室联系人:张杉联系方式:188930393322025年10月11日​信息来源: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15
2025-10
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建设工作指南,带你了解如何建设急救教育课室
​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部署,深入实施青少年急救教育行动计划,系统构建学校急救教育育人体系,全面提升师生急救素养,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安全,扎实推进第三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以下简称试点工作),制定了相关指南工作。   许多学校正在加紧学习和了解急救教育试点工作究竟如何建设和落实。下面是来自大学学段的急救教育试点案例,分享给大家。   首先,整体布局   按照一个人约1-2平方米建设标准,这是一个能容纳100人教学的200平学习场地。周边墙体布置急救科普知识和操作栏目等知识贴板。学习教室设有急救教学资源系统,同时布局心肺复苏、海姆立克学习设备和相关训练工具。设备能够接入系统实施现场训练,考核等一体化操作流程。满足科普学习,急救教育,实操演练,现场考核等要求。资源系统设定好课程,提供教学需求。这是该急救课室的整体规划和布局。   现场布局:​   心肺复苏AI学习一体机:​   海姆立克急救学习一体机:​   急救培考管理系统:​   同时依据国家团标要求,现场设有止血包扎、骨折、搬运、心肺复苏模拟人、急救包、急救相关耗材(如:呼吸膜、绷带、一次性医用手套)等等。​   急救教学过程四环节   一、急救知识理论学习,通过急救教育资源系统,链接大屏幕投放进行知识讲解;   二、实操教学与模拟演练,通过急救学习用具如: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止血包扎等模拟人设备进行教学,并让学生进行实操练习;   三、数字教学接入式训练,学习用具通过训练时数据记录和反馈,给学生进行演练和纠正,让学生逐渐达到成熟掌握急救技能的目标;   四、急救设备接入主系统,进行考核阶段,并获取考试得分!   校园急救站投放与急救培训、定期演练   根据国家法规规定,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需要投放校园急救站,确保校园生命安全做好保护预防措施。同时学校需要学习急救知识和进行技能培训,学校定期举办急救演练。   学校急救教育工作是一个既专业又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从学校教育开始,日后能与社会投放的急救设施紧密联动,这是实现“4分钟社会救援圈”重要环节与布局。为实现健康中国而努力!​​
20
2025-10
关键时刻aed救回一条生命!广州羽毛球馆突发心脏骤停,众人合力营救
   ​2025年10月17日下午,在广州一家羽毛球馆打球过程中有人突然晕倒疑似发生突发心脏骤停,球友们马上合力营救!   事件时间轴经过:   下午17:30分,在打球过程中有人晕倒疑似出现心脏骤停,球友们马上进行了心肺复苏;   17:32分,使用aed除颤后继续进行心肺复苏;   17:33分,患者恢复意识;   17:42分,医院救护车到现场接手后续救援工作;   17:46分,转移患者到救护车送往医院,医疗人员表示患者经过急救后状态平稳。   事发地点:广州市荔湾区桥中街道尤尼克斯·爱羽羽毛球馆,关键时刻,维伟思X3AED救回生命!一次除颤成功!   广东品瑞科技是维伟思aed全国联合代理商,已协助多家体育球馆布防aed,提供专业急救培训,为体育提供一站式急救服务。​​
21
2025-10
东莞东城校园教师急救授证培训!共筑学校安全体系,助推4分钟救援圈建设
   ​2025年10月20日,东莞东城东珠学校教师积极参与广东品瑞科技(应急科普人)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授证培训,为东莞“4分钟社会救援圈”建设注入校园力量。此次培训聚焦实用急救技能,助力教师掌握专业救援知识。​​   培训中,专业讲师围绕心肺复苏、AED使用、异物梗阻急救等实用技能展开教学,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练,确保教师熟练掌握应急处置流程,具备第一时间响应校园突发状况的能力。而AED的精准配置,更是填补了校园急救“硬件空白”,让从“及时发现”到“有效施救”的链条全面闭合。​​​   此举既是东城东珠学校完善校园急救安全的关键举措,更凸显其体系化管理思路——通过“人员赋能+设备补位”,构建起覆盖课前课后、课堂活动的全场景急救网络。这不仅为师生生命安全筑起“防护墙”,更将校园打造成社会救援圈的重要节点,助力东莞“4分钟救援”在教育场景高效落地,为城市应急体系建设提供坚实校园支撑。​​​​​​​​​   教师作为校园安全守护者,其参训是完善校园急救安全体系的关键举措。这不仅能让教师在校园突发状况中快速响应,守护学生生命安全,更将急救科普延伸至课堂与家庭,推动急救知识普及。​
21
2025-10
城市智慧急救站,守护社区健康,助推数字化智慧城市安全升级!
   城市智慧急救站,守护社区健康,助推数字化智慧城市安全升级!分享广东品瑞科技​社区安全升级,数字化城市急救建设案例:​   1. 肇庆高新区投放应急救护一体机,老旧社区改造全面提升应急救护能力   为进一步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着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通且服务到位的网格员队伍,改造老旧社区,提升应急救护能力。2025年8月21日,肇庆高新区增设一批AED应急救护一体机守护生命安全,增强救护能力保障。   2.户外智能急救站--智能急救设备赋能城市应急安全升级!   2025年4月28日,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新韵体育公园正式投用一批户外智能急救站,由广东品瑞科技研发生产并提供安装和售后。该设备通过集成AED除颤仪、担架、轮椅、急救包、氧气瓶等应急物资,构建起覆盖心脏骤停急救、骨折固定、止血包扎等场景的立体化应急体系,标志着城市公共安全设施迈入智能化新阶段。​   3. 福建邵武市智慧卫生急救站投放,让急救生态圈进一步扩大,提升城市安全急救能力!保障生命安全。   2024年10月22日,由广东品瑞科技提供的智慧卫生急救站在福建邵武市进行装机投放使用。智慧卫生急救站的投放让急救生态圈进一步扩大,将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提升城市安全救护能力。​   4. 广东品瑞科技为南昌市提供应急救护一体机20台,继桂林漓江旅游景区投放应急救护设施后又一次助力!   2024年4月初,品瑞科技为南昌市提供应急救护一体机,20台,继品瑞科技为桂林漓江旅游景区投放急救设施后又一次助力!该批次应急救护一体机投放于公共场所多个场合。为应急急救建立保护屏障,提高人们对于防范风险的意识。​   5. 提升“4分钟社会救援能力”,东莞石龙社区志愿者应急救护知识学习活动   2025年8月12日,广东品瑞科技与东莞石龙社会志愿者就应急救护展开了深度交流与经验分享。活动中,品瑞科技的急救辅导老师发挥专业优势,为现场志愿者进行了急救知识科普与技能演练。​   6. 东莞蛤地社区应急救护知识科普活动,为青少年暑期安全护航!   2025年7月12日,在暑假刚刚拉开帷幕之际,东莞蛤地社区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活动。应急科普人(广东品瑞科技)团队走进社区,为蛤地社区的青少年们带来了一堂生动实用的应急救护科普课。​   7.广州知识城集团携手广东品瑞科技开展消安健安全员演训,全案合作正式开启!   2025年6月12日,广州知识城集团所属物业服务团队,以及知识大厦全体驻厦办公、经营场所工作人员进行消安与健安保障演训活动!广东品瑞科技受邀请参与了本次活动。这次活动由品瑞研发的A!智慧应急救护一体机投放使用,应急小组协同培训,开启全案合作!​   ​以上社区急救安全升级,数字化安全城市,应急救护一体机,智慧卫生急救站等案例由广东品瑞科技供给参考。欢迎基建施工,城市升级的伙伴们一起交流探讨!为守护城市安全,打造急救体系一起努力。​
22
2025-10
怀化市一民警紧急救援,AED关键时刻再次发挥重要作用!守护生命离不开AED
   10月9日中午11时许,怀化市鹤城区城北街道中坡社区警务室老杨体感不适,在社区卫生间晕倒被同事发现,当时他突发心搏骤停,情况十分危急。接受过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的社区民警黄莉在同事们的帮助下,立即对老杨实施心肺复苏,并使用设置在怀化市中坡社区红十字应急救护智能化培训基地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对老杨进行急救,在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前进行了一场分秒必争的生死救援,为老杨赢得了宝贵的“黄金4分钟”。随后120救护车抵达现场,目前老杨已被医护人员转移至附近医院开展进一步检查治疗。​   国家心血管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获得有效救治的患者不足1%,如果有更多人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也许就能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我们呼吁更多人了解急救、学习急救,为自己、也为他人,将生命之光传递下去!   以上信息转自:怀化市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   公安系统普及AED,让执勤人员学习急救知识掌握急救技能,关键时刻能够挽救生命!这将大大提升“社会救援圈”守护能力更好地守护人们生命安全——这太重要了!   广东品瑞科技是维伟思aed全国联合代理商,已协助多个单位和企业布防aed,提供专业急救培训,为公共急救提供一站式服务。​
24
2025-10
新疆地区2025年10月政府采购意向-关于实施红十字服务站的意向公开
​   2025年10月23日13:00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采购网
27
2025-10
全面推进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建设 :设备采购与教育服务双赛道撑起千亿市场规模
   ——教育部办公厅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建设管理工作综述   校园急救教育是提升青少年健康素养的关键抓手,更是筑牢校园安全防线的重要支撑。教育部办公厅牵头开展的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始终以提升学生健康素养为核心,以普及急救知识技能为重点,以强化校园应急能力为目标,通过三批试点的梯次推进,逐步构建起“全学段覆盖、多主体协同、标准化建设”的育人体系,为全国学校急救教育发展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   一、试点建设梯次演进:从探索起步到体系成型   急救教育试点工作的推进历程,彰显了“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科学逻辑。2021年首批201所试点校启动时,以高校为核心载体(占比超60%),依托医学类、综合类高校的专业资源搭建基础框架,31个省(区、市、兵团)实现“全覆盖”,为试点工作奠定根基。2023年第二批试点规模扩展至1000所,首次纳入121所小学和13所幼儿园,打破基础教育低龄段空白,形成“中学主力、高校支撑”的格局,中学占比达48.9%,成为急救技能推广的核心阵地。2025年第三批试点进一步扩容至2926所,实现K12全学段深度覆盖——667所小学、93所幼儿园与1333所中学、637所高校协同发展,115所教育中心转型为区域服务枢纽,政策支撑也从“无专项指南”升级为“大纲+指南+标准”的标准化体系。​   在区域布局上,试点工作呈现“规模适配需求、区域兼顾公平”的特征。山东、江苏、四川等教育大省以150所试点校形成引领梯队,依托“高校研发+中学辐射”模式覆盖千万学生;西藏、青海等边疆地区通过30所左右试点校实现地市全覆盖,西藏那曲市职业技术学校与拉萨市小学协同试点,填补边疆低龄段急救教育空白。这种差异化布局既保障了资源密集地区的示范效应,又破解了偏远地区“师资短缺、设施不足”的难题。   二、核心举措精准落地:筑牢“素养-技能-能力”三维支撑   试点工作始终聚焦核心目标,通过分层施策、协同发力构建急救教育闭环。   以健康素养培育为核心,实现学段精准适配。针对不同年龄段认知特点,试点形成差异化教育模式:中学以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实操技能为重点,河北衡水中学等规模化学校单次培训覆盖数百名学生;小学通过“急救漫画手册”“情景模拟游戏”开展风险识别启蒙,上海黄浦区重庆北路小学的“急救小课堂”成为典型案例;幼儿园则聚焦教师急救能力提升,广州高新区云海幼儿园要求教师全员通过幼儿窒息急救考核,形成“低龄防护靠师资、学龄启蒙靠课程”的科学体系。高校层面,南京医科大学等80%以上的省级协作组组长单位,牵头编写标准化教材,为全学段素养培育提供理论支撑。   以设施设备建设为支撑,夯实校园应急基础。试点学校普遍将急救设施配备作为核心任务,形成“基础设备全覆盖、实训系统标准化”的配置模式。吉林双辽市农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等机构率先建成模拟急救室,配备心肺复苏训练机、创伤救护模型等设备;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单校投入147万元采购急救培训设备,包括15台AED训练器、75台心肺复苏按压练习仪及智慧化教学管理系统,可支撑年均1.82万人次培训。教育中心更成为区域设施共享枢纽,山西14所教育中心通过设备共享年均培训教师超800人次,青海7所教育中心覆盖全省6个自治州,破解边疆地区设施短缺困境。   以志愿服务与辐射为延伸,扩大教育覆盖面。试点学校依托“师生培训-实践服务-社会延伸”机制,推动急救教育走出校园。重庆市巴南区综合实践学校为周边20所中小学培训急救教师120余名,山东滨州实验学校联合卫健委制定《中小学急救教育实践指南》,形成可复制的区域推广方案。高校与职业院校则组建急救志愿服务队,将技能培训与社区服务结合,如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志愿者团队年均开展社会急救演练50余场,实现“校园培训-社会应用”的价值转化。   三、设施设备市场崛起:政策驱动下的规模与潜力   校园急救设施设备的配备需求,在试点推进中持续释放,形成千亿级市场蓝海,其规模扩张与政策导向、学段需求高度契合。   当前试点市场规模已具雏形。按第三批2926所试点校测算,结合不同类型学校配置标准:大学(637所)平均单校投入约150万元(含实训系统与专业设备),中学(1333所)约80万元(侧重实操设备),小学(667所)约30万元(启蒙与基础设备),幼儿园(93所)约20万元(教师培训设备),教育中心(115所)约200万元(区域共享设备),当前试点直接带动的设施设备市场规模已超300亿元。福建、江苏等教育发达省份表现尤为突出,仅福建省90所试点校的设备采购预算即达13.5亿元,其中高校占比超60%。   全国推广潜力迎来爆发期。我国现有各级各类学校超53万所,其中高校3000余所、中小学30余万所、幼儿园20余万所。若按试点标准逐步推广,预计全国校园急救设施设备总需求将突破2万亿元:高校需配备AED、智慧实训系统等专业设备,市场规模约450亿元;中小学需实现“每校1套基础急救箱+每校区1台AED”,市场规模超2400亿元;幼儿园侧重教师培训设备,市场规模约400亿元;教育中心作为区域枢纽,设备需求约230亿元。叠加设备更新与运维服务,未来5年市场年均增速将保持35%以上。   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市场升级。第三批试点明确的“设施配备标准”已形成行业规范,AED、创伤救护AI机器人、智慧教学管理系统等设备成为采购热点,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采购的海姆立克AI技能实训机器人、急救数据驾驶舱等智能化设备,代表了市场升级方向。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与校园应急能力建设要求的深化,设施设备市场将从“基础配置”向“智慧化、场景化”转型,为企业带来技术创新与规模扩张的双重机遇。   四、从试点示范到全国普及的新征程   三批试点建设的实践证明,以健康素养为核心、以设施设备为支撑的急救教育模式,既符合青少年成长需求,又适应校园安全发展要求。当前,试点学校已形成“课程体系标准化、设施配备规范化、志愿服务常态化”的成熟经验,为全国推广奠定基础。未来,随着设施设备市场的持续扩容与技术升级,我国学校急救教育将迈入“全学段覆盖、全场景保障、全民化受益”的新阶段,为提升国民健康素养、构建安全校园提供坚实支撑。​   如需了解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课室建设工作等相关信息,欢迎咨询广东品瑞科技。
28
2025-10
智能急救站厂家定制生产,品瑞科技车间生产工作,欢迎合作咨询!
   ​智能急救站厂家定制生产服务。广东品瑞科技是急救站生产厂家,为用户提供智能急救站定制服务,并提供AED除颤仪、急救包、轮椅、氧气袋等应急救护设备,打造一站式安全体系。欢迎合作咨询!   什么是智能急救站?   智能急救站是专为智慧城市安全升级打造的一站式应急救护设备,机身具备防水防尘功能,能适应户外复杂环境同时也适合室内投放。其屏幕兼具防水、耐高温、抗紫外线等特性,可在户外多变的气候与光照条件下稳定运行。同时设备配备轮椅、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氧气袋、应急救护包、担架等急救设施。智能急救站具备智能管理系统,操作简便。​具备智能交互,24小时为人群提供急救等支持。凭借耐用设计与智能配置,它可长期在户外服役,为突发健康状况的人员快速提供急救物资与辅助,争取宝贵救援时间。​是智慧城市安全升级必不可缺的急救神器。   广东品瑞科技提供智能急救站、校园急救站、应急救护一体机、配套AED除颤仪、急救包、担架、轮椅、氧气袋等整套应急救护一站式解决方案。能针对不同应用场景进行急救站生产定制服务。欢迎咨询合作!
29
2025-10
急救技能进企业 安全防线共筑牢​ —— 材料包装公司开展急救培训​
   2025年10月28日早上,某材料包装公司的培训室内座无虚席,广东品瑞科技急救辅导老师团队受邀开展应急救护专项培训,公司员工代表踊跃参与,共同学习守护生命的“必修课”。​   此次培训以“理论精讲+实操演练”的模式展开。品瑞科技辅导老师结合包装企业生产场景特点,先用图文课件系统讲解了急救核心知识:从心脏骤停“黄金4分钟”的救治关键,到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的标准流程,再到AED使用实操技巧,还特别强调了生产中可能遇到异物梗阻等突发状况的应对方法。“按压深度要达5-6厘米,频率保持每分钟120次,按压与吹气比例为30:2”,老师通过临床案例拆解操作要点,让专业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实操环节成为培训的高潮。在老师的示范指导下,员工们分组借助模拟人、AED训练机、防噎仪等教具动手练习。“手臂要伸直,以髋关节为支点发力”“AED除颤时不要接触患者”,针对学员们动作中的偏差,辅导老师逐一纠正,确保每个动作都规范到位。现场互动踊跃,有员工主动模拟“气道梗阻患者”,体验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要领,欢笑中加深了技能记忆。​​​​   企业表示,后续将把急救培训纳入常态化安全管理,推动“人人懂急救、人人敢施救”的氛围形成,同时企业已向品瑞科技采购AED2台,分别安装在人流密集区域。为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安全生产筑牢防线。​
广东品瑞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