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2025-08
提升“4分钟社会救援能力”,东莞石龙社区志愿者应急救护知识学习活动
   ​2025年8月12日,广东品瑞科技与东莞石龙社会志愿者就应急救护展开了深度交流与经验分享。活动中,品瑞科技的急救辅导老师发挥专业优势,为现场志愿者进行了急救知识科普与技能演练。   老师详细讲解并演示了心肺复苏、AED除颤仪的使用、海姆立克法等重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心肺复苏能够在心脏骤停时,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维持生命体征,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AED除颤仪则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关键设备,正确使用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海姆立克法可有效应对气道异物梗阻,及时解除窒息风险。不仅如此,老师还组织现场观众参与演练,通过实际操作,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急救知识,切实掌握急救技能。​   通过此次活动。一方面,增强了志愿者群体的急救能力,他们作为社会公益服务的重要力量,在面对紧急情况时,能够更迅速、专业地实施救援,为挽救生命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这与东莞着力构建的“4分钟社会救援圈”高度契合。“4分钟社会救援圈”的核心是让市民在突发状况发生后的4分钟内就能获得有效的救援,而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提升大众尤其是志愿者的急救水平,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础。​    更多具备急救能力的志愿者,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形成一个个应急救援节点,当意外发生时,志愿者可以第一时间响应,进行初步的急救处理,缩短等待专业救援的时间,真正让“拯救生命,无处不在"从口号变为现实,为东莞市民的生命安全构建起一道坚实可靠的防线。​
15
2025-08
体育运动急救站,一站式保障措施,全运会将至,筑牢安全防线至关重要!
​    即将到来的全运会,作为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承载着无数运动员的期望与荣耀。然而,高强度的运动也伴随着潜在的风险,运动员受伤、观众突发疾病等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在体育运动场所,尤其是全运会这样的大型赛事举办场地,应急救护一站式保障措施的合理配置以及突发风险预防措施的有效落实至关重要。   应急救护一站式保障措施配置​   急救设备配置​   全运会比赛场馆及周边区域应合理分布急救设备。像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它对于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至关重要。在每个比赛场馆的观众席、运动员休息区、赛场出入口等关键位置,都应配备足够数量的AED,并且要确保其处于随时可用状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同时,急救包也是必不可少的,应包含绷带、消毒棉球、止血药物等基础急救用品,放置在容易获取的位置,如场馆内的服务台、急救站等。此外,还可以配备一些专业的急救设备,如担架、氧气瓶等,以应对更为复杂的伤情。   人员配备   专业的急救人员是应急救护的核心力量。一方面,在每个场馆设立专门的医疗急救站,安排经验丰富的医生、护士以及急救员常驻,他们需具备处理各种运动损伤和突发疾病的能力。另一方面,对赛事志愿者、工作人员等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其能够在专业急救人员到达前,开展初步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伤口包扎等。此外,还应建立与周边医院的快速联动机制,确保在遇到严重伤情时,患者能够迅速被转运至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信息化系统建设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应急救护信息化系统。在赛事管理平台中嵌入急救调度模块,当发生紧急情况时,现场人员可以通过手机APP、场馆内的紧急呼叫按钮等方式快速上报,调度中心能够第一时间获取事发地点、患者症状等信息,并迅速调配附近的急救人员和设备前往救援。同时,该系统还可以与赛事的监控系统相结合,实时掌握现场情况,为急救决策提供支持。   突发风险预防措施   赛前风险评估   在全运会筹备阶段,应对每个比赛场馆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分析场馆的建筑结构、疏散通道、电气设备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针对不同项目的特点,评估运动员受伤的风险类型和概率,如田径项目中运动员可能出现的肌肉拉伤、摔倒擦伤,球类项目中可能发生的碰撞损伤等。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   运动员健康管理   对于参赛运动员,要建立完善的健康管理体系。赛前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对于有潜在疾病或伤病隐患的运动员,要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指导,确保其具备参赛条件。在比赛期间,为运动员提供专业的医疗保障服务,包括运动康复、营养指导等,帮助运动员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观众安全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如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场馆内的宣传海报等,向观众普及基本的急救知识和赛事安全注意事项。在观众入场时,发放安全手册,提醒观众遵守场馆规定,不随意进入比赛场地,遇到紧急情况时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同时,在场馆内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和疏散指示牌,确保观众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   即将到来的全运会,是一场体育的盛宴,也是对我们应急救护保障能力的一次考验。通过合理配置应急救护一站式保障措施,做好突发风险预防工作,我们能够为运动员和观众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让全运会在安全、有序的氛围中顺利举办,让体育精神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绽放光彩。
18
2025-08
应急力量助力,共筑“东莞4分钟社会救援圈”——为板式网球巡回赛保驾护航
   ​在2025年中国板式网球巡回赛CPT500-东莞站的赛场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统一的应急科普标识服装,目光专注,时刻守护着赛事的安全,他们就是应急科普人!为赛事后勤安全作保障!   赛前筹备:织密安全保障网   为了确保赛事的顺利进行,应急科普人早在赛事筹备阶段就积极行动起来。他们紧密围绕“东莞4分钟社会救援圈”的建设理念,对赛事场地及周边环境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勘查。从比赛场馆到运动员休息区,从观众入口到疏散通道,每一个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角落都不放过。   结合板式网球赛事人员密集、运动强度大等特点,应急科普人根据“4分钟救援圈”的要求,合理规划了多个应急救援点的位置。在这些救援点,不仅配备了齐全的急救设备,如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担架、急救箱等,还安排了专业的急救人员随时待命。同时,他们对赛事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开展了系统的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每个人都能成为“4分钟救援圈”中的有效一环,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   赛中守护:争分夺秒保安全   比赛期间,应急科普人坚守岗位,成为了赛场上的安全卫士。他们分散在观众席、赛场边缘等各个位置,时刻关注着现场的情况。当一名选手在激烈的对抗中突然扭伤脚踝,摔倒在地时,距离事发地点最近的应急科普人迅速反应,在短短几十秒内就赶到了选手身边。凭借着扎实的急救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立即对选手的伤势进行评估,进行简单的固定和冷敷处理,为后续专业医疗人员的救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除了应对突发的伤病情况,应急科普人还利用比赛间隙和休息时间,向现场的观众和工作人员普及应急知识。他们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演示急救技能等方式,让大家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意外发生,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如何正确拨打急救电话、进行简单的自救互救等。这种“零距离”的应急科普,进一步提升了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能力,也让“东莞4分钟社会救援圈”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意义深远:共建共享安全东莞   此次应急科普人在板式网球巡回赛东莞站的出色表现,是“东莞4分钟社会救援圈”建设成果的一次生动展示。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应急科普在保障赛事安全、守护人民生命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也让社会各界看到了共建“东莞4分钟社会救援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通过参与赛事保障,应急科普人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进一步完善了应急救援的流程和机制。同时,广大市民在赛事中接受了应急科普教育,增强了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这将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东莞4分钟社会救援圈”的良好氛围。   未来,应急科普人将继续秉持初心,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应急救援能力,在更多的赛事和活动中发挥作用,与社会各界一道,共同织密“东莞4分钟社会救援圈”,为打造更加安全、和谐、美好的东莞贡献力量。​
22
2025-08
肇庆高新区投放AED急救站并开展急救技能学习,全面提升网格员救援能力
​   为进一步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着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通且服务到位的网格员队伍,2025年8月21日,肇庆高新区举办急救知识技能学习活动。与此同时,增设一批AED急救站守护生命健康安全。   由广东品瑞科技提供AED应急救护站设备,并投放于指定位置。同时品瑞急救辅导老师为本次网格员提供了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学习。​   本次学习,重点围绕AED与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展开。培训中,广东品瑞科技的专业讲师进行了详细的理论讲解和现场实操演示,从AED的正确使用步骤、心肺复苏的按压位置与力度,到整个急救流程中的注意事项,都进行了细致的指导。网格员们积极参与实操练习,在讲师的纠正与点拨下,逐步掌握了相关技能。​   此次肇庆高新区AED应急救护站的投放与网格员应急救护能力提升培训活动,是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水平与应急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一方面,AED急救站的落地为社区增添了“救命神器”,让应急救护资源更贴近居民生活;另一方面,通过系统培训,有效提升了网格员的应急救护技能与综合素养,为打造更加安全、和谐的社区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不仅体现了对居民生命健康的高度重视,也为构建更完善的社区应急救护体系迈出了关键一步。​
28
2025-08
江门量子高科公司组织学习应急救护知识并进行演练,提升企业应急救护能力
   以技能为盾护安全!广东品瑞科技为江门量子高科开展应急救护培训​。   2025年8月25日,一场聚焦生命安全的应急救护学习培训活动在江门量子高科企业内有序开展。此次培训由广东品瑞科技倾情组织,旨在为江门量子高科的员工们筑牢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防线”。​   培训中,广东品瑞科技的专业讲师围绕多个关键内容展开细致讲解。从紧急情况下应对突发事件的完整救护流程讲起,清晰梳理了从事故发生到专业救援人员抵达前,每一个环节的核心要点与行动逻辑,让在场学习人员对急救的整体框架有了明确认知。随后,讲师重点教授了心肺复苏技能,通过理论讲解结合现场演示的方式,将胸外按压的力度、频率,人工呼吸的正确操作等细节逐一拆解,确保大家掌握动作要领。AED除颤仪的使用也是此次培训的重点内容,讲师详细介绍了AED的工作原理、操作步骤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还现场模拟了AED与心肺复苏配合使用的场景。此外,气道阻梗急救等实用知识也被纳入培训范畴,讲师针对成人、儿童等不同人群气道阻梗的应对方法进行了针对性讲解。​   为了让学习人员真正将技能内化于心,培训设置了现场练习环节。在讲师的指导下,大家分组进行实操演练,从心肺复苏的规范动作到AED的模拟操作,再到气道阻梗急救的现场处置,每一个步骤都反复练习。遇到操作不规范的地方,讲师及时上前纠正并耐心指导,通过亲身体验,学习人员对各项急救技能的掌握更加扎实,巩固效果显著。​   此次应急救护培训意义重大。对江门量子高科而言,它为企业搭建了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当企业发生突发健康事件时,员工们能够凭借所学技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在黄金救援时间内为生命争取机会,降低因突发情况造成的损失。   这场培训活动推动了应急救护知识在企业中的普及,提升了企业员工的整体安全素养,为构建安全、和谐的企业环境乃至社会环境贡献了积极力量。
03
2025-09
从阅兵看急救事业的发展与AED的重要性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在北京隆重举行。这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可以从阅兵中看到急救事业的发展脉络以及AED急救设备的重要意义。   阅兵是国家实力的展示,也是对历史的庄重纪念。在抗战时期,医疗保障条件艰苦,但广大医务工作者依然不畏艰险,努力救治伤员。例如,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的前身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在1939年由白求恩参与创建,为抗日战场培养了1500余名医务人才,国际友人白求恩、柯棣华等近百名师生更是牺牲在抗日战场。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无畏精神,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体现了急救事业从战争年代就已肩负起拯救生命的重任。   如今,80年过去了,急救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此次阅兵的保障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急救体系的高效与完善。据报道,此次阅兵在保障工作中充分发挥联勤优势,按照联战联保要求依托区域联勤保障体系实施精准有力保障。在阅兵现场,有专业的医疗团队为受阅人员和观礼嘉宾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障。这与抗战时期简陋的医疗条件形成了鲜明对比,反映出我国急救事业在组织架构、人员素质、保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   而AED急救设备的出现,更是急救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中国每年因心脏疾病猝死的人数多达76万人,其中90%以上发生在医院外,心搏骤停的抢救时间为黄金4分钟,使用AED及时施救,成功率能提升40%左右。在阅兵这样人员密集的大型活动中,AED的配备和使用显得尤为重要。虽然目前尚未有关于此次阅兵现场AED具体配备情况的详细报道,但从近年来我国在公共场所大力推广AED的举措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AED也一定在阅兵的医疗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事实上,北京等地已经在积极推进社会4分钟急救响应系统的建设,AED作为其中的关键设备,正逐步覆盖学校、公共交通场所、大型商超等人员密集场所。这不仅是应对日常突发疾病的需要,也是提升国家整体应急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就像阅兵展示了我国军事力量的强大一样,AED的广泛配备和社会急救体系的完善,展示了我国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方面的强大实力和坚定决心。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不仅是一场盛大的庆典,更是一个契机,让我们重新审视急救事业的发展历程,认识到AED急救设备在保障生命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激励我们在未来继续努力,为构建更加完善的急救体系而不懈奋斗。   在此,我们品瑞科技全体同仁也庄严地,为革命先烈的付出敬礼!
14
2025-02
梅州汽车配件企业AED装配及急救教学,AED是守护生命健康有力的保障!
   ​12月23日,广东品瑞科技奔赴梅州市为一家汽车玻璃系统企业进行AED装配及提供急救知识教学。AED是守护企业员工生命健康有力的保障!同时增强大家对突发心脏骤停风险防范的意识。   突发心脏骤停的发生会导致极高的死亡率。它的发生不动声色,如:劳累过度、工作压力大、不良作息、心脏性疾病等因素均可能诱发。   AED,是自动体外除颤器的简称。当遇到突发心脏骤停患者的时候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并尽快取来AED能够大大提升生命挽救的概率。   企业装配AED的同时,急救辅导老师为大家提供急救知识教学培训。学习急救处置流程、心肺复苏、人工呼吸,AED操作等。现场员工们纷纷进行实操演练,牢牢掌握救命技能。   梅州汽车配件企业通过这次AED装配,组织员工学习急救技能。提升了企业的应急救护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大众对风险防范的意识!但是,我们并不能做一锤子的买卖,要做到定期演练,人人熟练,最终才会把急救本领发挥到极致!​​
14
2025-02
企业投放AED守护生命安全,惠州橡胶公司装配AED并组织进行急救培训
   ​2024年12月8日,广东品瑞科技助力惠州一家橡胶企业进行AED投放,并为该公司企业员工举办了一场急救培训。企业装配AED是一种责任,它能够对突发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救治。企业的安全生产少不了AED的守护!   AED也叫自动体外除颤器,是用于院外急救,当发现突发心脏骤停患者的时候在“黄金四分钟内”使用AED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能够大大提升生命挽救的几率。企业通过投放AED,组织员工学习急救培训能够起到增强应急救护能力的作用。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如下是惠州橡胶公司急救培训演练过程:   惠州橡胶企业通过这次配置AED,员工们学习急救培训能够提升大家对风险防范的意识能力,同样在生活中也可以起到帮助别人救死护伤的作用,为加强急救生态圈守护公共安全作出贡献!
14
2025-02
东莞水务集团企业投放7套AED,举办急救培训演练,提升应急救护能力
   2024年12月3日,东莞水务集团携手广东品瑞科技,成功举办了第三次企业急救培训演练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专业指导和实际操作,进一步提升集团员工的应急救护能力,为全体员工的生命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同时水务集团向广东品瑞科技订购了7套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分别投放于集团分中心和其他6个分公司。   AED作为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能够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为患者提供及时的电击治疗,从而大大增加抢救成功率。然而,仅有设备是远远不够的,熟练掌握急救技能同样至关重要。   在这次企业急救培训演练活动中,品瑞科技的专业讲师详细讲解了AED的使用方法和心肺复苏术(CPR)的操作流程,并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参训员工进行了实操演练。员工们在讲师的指导下,纷纷动手操作AED,学习如何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效地实施救援。​​   企业配置AED,同时安排急救培训​​演练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需要定期进行。通过多次演练,员工们可以逐渐熟练掌握急救技能,形成条件反射,确保在真正的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实施救援。此次演练不仅提升了员工的急救能力,也增强了大家的自救互救意识。   未来,东莞水务集团将继续与广东品瑞科技保持密切合作,定期开展急救培训和演练活动,不断完善企业的应急救护体系,为员工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14
2025-02
中建八局华南公司AED急救学习培训!多一份宣传,少一份意外风险;多一份演练,多一份安全保障!
   ​​​    宣扬急救信息,传播企业应急救护正能量:   2024年11月26日,中建八局华南公司举办了一场AED急救学习培训!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求,企业单位落实配置应急救护物资,做好应急救护学习与演练。这是企业质量安全和风险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   活动意义:“多一份宣传,就能少一份意外风险的发生;多一份急救演练,就能多一份生命安全保障”!   企业配置应急救护物资,做好急救学习与演练工作是企业正常运营,确保生命安全第一的重要保障!​   信息来源:应急科普人(微信公众号)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7Ez56r6fSa6QvzsVdOSs8Q
广东品瑞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