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5-07
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交流活动在福建举行
   2025年​6月21日,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交流活动在福州举行。本次活动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指导,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与福建省教育厅主办,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承办。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建顺,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秘书长李瀛出席活动。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来自全国300多所学校的代表参加活动。   黄建顺在致辞中指出,让急救教育走进校园,开展学校急救教育师资培训,是筑牢校园安全防线、践行教育使命的重要环节,是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福建各地教育部门会同卫生健康、红十字会等有关部门,积极探索校园急救教育实践路径,不断强化师生急救意识,引导师生学急救、懂急救、敢急救,努力把校园打造成最安全、最阳光的地方。   活动期间,福建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厅、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郑州市红十字法律工作志愿服务队等单位就开展急救相关工作经验做法做了交流分享。​   交流会结束后,开展为期两天的急救教育培训,内容涵盖急救基础知识的理论培训和急救设备的实操培训。全国各地急救教育试点学校代表及福建省大中小学校医等500多人参加培训。​    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福建省教育厅新闻中心   文图|陈宇   排版|王心凌   信息来源:微信公众号“福建教育微言”​
02
2025-07
加强校园守护!提升校内应急救护能力!构建学校4分钟救援生态圈
   ​2025年7月1日,品瑞急救工作人员为东莞市东城中心小学完成2台AED的装配工作,同时也为教师们提供应急救护技能学习培训。提升学校应急救护能力!   AED是自动体外除颤仪的缩写。是一种院前急救的设备。学校配置AED能够加快对突发心脏骤停患者的响应速度。为挽救校园生命保驾护航。   东莞东城中心小学AED装机现场:   学校急救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主要学习了现场急救流程、心肺复苏,AED除颤仪的使用等急救技能。包括:现场环境评估、患者情况评估、旁人协助120救护求助、心肺复苏按压、人工呼吸、AED的使用等内容。   急救学习现场:   急救辅导老师现场为大家讲解急救流程,并现场演示急救技能,让现场参与者都进行了演练。确保每位教师都能掌握急救技能,通过这次AED装机与应急救护学习,学校加强了应急守护能力。同时也是校园迈出急救教育一个良好的开端。
04
2025-07
公益授证,东莞南城教师学急救,守护校园生命安全!记录一场急救技能学习课
   2025年7月3日上午,东莞南城中心小学,南城阳光第八小学教师们来到品瑞急救/应急科普人实训中心进行急救知识与技能学习。这是继两所学校布防AED之后进行的一次系统性课程学习。   这次活动,是应急科普人“方舟公益计划”的继续。通过专业授课,学员们从学习到演练再到逐个考核,最后大家经过努力掌握了急救技能,通过考核授予中国医学救援CPR-D急救员证。   现场学习:急救应对流程、心肺复苏、AED使用,海姆立克等知识技能。​   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学习课程。通过学习,老师们知道什么时候启动应急预案,快速作出响应,并参与对突发事件进行紧急救护。尤其对生命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况,如:心脏骤停,异物梗阻等紧急事件的应对与处置。   是的,在校园生活中,老师们学习急救知识,掌握急救技能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受训中,他们知道“黄金4分钟”的重要性,懂得对患者如何进行有效的救治。在紧急情况下大大提升生命挽救的几率,守护着校园的安全。​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学校加入进来,应急科普人“方舟公益计划”守护校园安全,为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同时也为共建东莞“4分钟社会救援圈”贡献力量!​
04
2025-07
东莞南城小学教师急救知识学习纪实,掌握急救技能提升校园救护能力!
​   2025年7月3日下午,东莞市南城中心小学与南城阳光第十小学的教师们齐聚品瑞急救实训中心,参与"方舟公益计划"急救技能专项培训学习。这是继校园AED设备投放后,两校开展的深度急救能力建设工程。   系统性培训赋能教育者   在4小时的学习中,教师们通过"理论-模拟-考核"三维体系,系统掌握心肺复苏(CPR)、AED操作、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核心技能。急救专业导师现场督导,最终全员通过考核,获得CPR-D急救员证。   ​构建校园安全新防线   培训特别强化"黄金4分钟"应急响应机制:   心脏骤停识别与循环支持;   气道异物梗阻分级处置;   应急预案启动全流程推演;   参训教师现可独立完成从险情判断到专业施救的全链条操作,使校园急救成功率得以巨大提升。​    公益计划持续发力   作为东莞"4分钟社会救援圈"的重要组成,"方舟计划"已累计培训教师急救员超400名。​   最后,我们提倡:“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让急救安全措施守护校园生命安全!
08
2025-07
在羽毛球馆与死神赛跑,用AED救回球友的医生 今天获奖了!
​   羽毛球馆里的黄金四分钟!医生使用AED救回一条生命。上个月初,这则救人新闻频获网友点赞。今日,救人医生李国辉获得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慰问奖励。值得一提的是,颁奖现场,李国辉的妻子和女儿也一同前来,为李国辉见义勇为的行为表示支持并点赞。   今年6月1日晚,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在黄埔区威力羽毛球馆上演。彼时,广州市东升医院ICU医生李国辉用专业与担当,使用球馆配备的AED,成功从死神手中夺回一条鲜活生命。   事发当晚,李国辉如往常一样在球馆运动。突然,一旁的球友毫无征兆地倒地,呼吸骤停、意识丧失。凭借在ICU长期积累的丰富急救经验,李国辉迅速冲上前跪地实施心肺复苏,规范开展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急救操作。与此同时,球馆工作人员及时启用AED设备,李国辉熟练地撕开电极片精准粘贴,在设备提示下进行电击除颤,并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经过三轮紧张施救,球友终于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随后,李国辉将球友紧急送往医院,凭借专业经验,他特别嘱咐接诊医生为患者进行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肋骨完好无损,展现了他在高强度按压过程中精准施救的专业能力。目前患者已脱离生命危险,病情稳定。   今日颁奖活动上,李国辉的妻子和年幼的女儿一同来到现场见证。“爸爸是英雄,我为他骄傲,我长大了也要像爸爸一样,当一名医生,救助别人!”女儿竖起大拇指为李国辉点赞道。“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面对获得的见义勇为奖励,李国辉表示,这次获奖也是对自己的激励,今后遇到他人有难,依然会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   转发于:广州日报新花城​​​   个人感想:​​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发现羽毛球馆,体育运动场馆配置AED,急救包等急救设备。做好急救设施应对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急救设施不仅仅只是配置齐全的急救设备。还需要大力倡导人人学习急救。当懂急救的群体越来越多,体育运动场馆就能建立起一个健全的急救生态圈。现场人人是急救能手,大家都可以当第一响应人参与救护,这样才能起到强大的应急保护屏障,保障运动爱好者生命安全。​
08
2025-07
山西一男生参加体育特长考试猝死,家属质疑校方未按要求配备相应保障措施
​   据媒体报道,6月25日,山西运城临猗县15岁男孩,小海(化名)参加临猗县第三中学体育特长生考试时呼吸心跳骤停猝死,家属质疑校方未在黄金时间段内有效施救且考试未按要求配备相应保障措施。​7月7日,临猗县教育局回应大河报记者称正在处理此事。   家属认为,临猗县体育特长生考试,招生学校不配备相应医疗保障或许不是个例。小海报名参加临猗三中考试前,曾报名该县其他学校体育特长生考试,该校考场外,也未见救护车等急救保障,家属表示,希望教育局能够重视该问题,并给出相应答复。   事件通报​   这些年,学校配备AED等急救设备,组织教师们学习应急救护知识并掌握急救技能逐渐盛行。可是从上面的案例中,在特长生体育考试这么重要的环节,依旧发生不幸的事故,酿造学生生命的离世。为此我们深表疼心。   该事例,给我们上了深刻一课。为避免悲剧重复发生,学校确实需要引发思考,并落实做好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   如果老师会判断心脏骤停,应该立即做三件事:   ​1、立即拨打120电话;   ​2、立即开始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3、立即拿来就近的AED给患者使用。​​
09
2025-07
甘肃天水幼儿园血铅中毒事件,铅中毒本质就是愚蠢,愚蠢不可饶恕!
   ​原标题:《别想不通了,铅中毒本质就是愚蠢,愚蠢不可饶恕》   甘肃天水铅中毒的幼儿园,把食物搞得好看点,这样显得高端?或者让小朋友们有食欲?加点染料,看不出能节省什么成本。这个事,客观说,本质就是愚蠢。对医疗卫生知识,对健康常识不可饶恕的愚昧无知。   儿童的血铅含量每升高100微克,智商就会下降6.67分,而且这种伤害不可逆。别看现在2025年,人类快要登上火星了,多数人脑袋里的观念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   1.所有不是食物的东西,虽然听起来像食物,样子看起来像食物,均不能吃。   比如过量的食品添加剂,工业盐,毒蘑菇,像酒精的乙醇,甲醛等等。   每年都有食用毒蘑菇死亡的新闻,有错误吃到工业盐,吃了醋精的。   当然有些人就是坏,假酒喝瞎眼,假药吃坏肾,制作假冒伪劣,这个罪名在刑法里面很重的。   2.野生动物,植物不能乱吃。不但不能吃,对于完全野生的动物,连碰都不能碰。   虫癌,这不是真的癌症。   学名棘球蚴病,俗称包虫病。   它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感染,人兽共患的慢性寄生虫病,其增殖方式呈浸润性,酷似恶性肿瘤,所以被称为“虫癌”。   如不及时治疗,10年病死率达90%以上。   主要流行于新疆、西藏、青海、甘肃。   为什么?   这些地区,畜牧业发达,动物多,接触动物的人多。   小姐姐去内蒙旅游,抱着羊。   小朋友在动物园抱着卡皮巴拉。   养宠物猫狗的,和狗接吻,面对面投喂小猫。   荒野求生节目里,吃海狸鼠肉被抬走的就是教训,有些野生动物携带的病菌,很难消杀,烧水煮开也不行。   人类在生态系统中并不是最强大的,甚至是脆弱的,生物疫情防控一直都很严格,如临大敌。   港澳进口内地的车辆,要开过一个黑水瘫,不懂的人以为污水,是水管泄露,其实就是给轮胎消杀的。   3.所有腌制食品,自制食品,特别是自己DIY的腌制品,小心。   我已经很多年不吃腌制品了,腌制品可能产生亚硝酸盐。   晒干的豆角,发霉的谷物,腊肉腊肠,凡是需要长时间保存的食物,可能产生黄曲霉素,特别是谷物类的。   亚硝酸盐和黄曲霉素都是一级致癌物,其实应该是特级。   生活特别节俭的人,腐烂霉变不舍得扔的人,是重灾区。你甚至无法度量,多年以后患了某种癌症,与这些发霉变质食品的完全因果关系。   就像吸烟的人,更可能得肺癌。   新鲜,是第一主题。   前几年,有人自制樱桃酒、杨梅酒把自己送走了。   时光不能倒流,豆角不能煮熟。   毒蘑菇不仅致幻,而且致命。   河豚可爱,也是要命的爱。   包括葡萄酒,黄酒,啤酒,涉及发酵的必须严格杀菌,像化学试验一样,这是科学。   食品添加剂,在科学严格的监督使用下,客观说是安全的。   吃毁人的不仅是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周期表,科技与狠活。许多天然存在的细菌、霉菌、微生物、大分子物质、有机化学物质、亚马逊雨林里天然存在的物质,以及你家门口臭水沟里的一口水,都能致人死命。   4.食物,尽量选择大品牌,大超市,别信什么自己种的,纯天然,无污染。   比起几十年建立起来的防疫检疫制度,地摊更不可信任。   自行售卖的小摊贩,不如有店铺的食品超市,食品超市不如大超市,大超市不如连锁超市,连锁超市不如胖东来和山姆会员店。   这是检疫规则决定的。   大超市的食品卫生检测,虽然形同虚设,但他不敢过分离谱,有政府部门的问责制度。   而检疫不合格的东西,高端的超市,根本进不去,包括肉蛋奶。   进不去去了哪里,虽然农药残留超标,虽然细菌超标,虽然化肥残留超标,虽然卫生不达标,虽然质量差一点,但是吃不死人,最后都进了人的嘴里,只是通过更低一等的渠道,给到更下层的人。   实话实说,日本人,欧洲人,吃的比我们安全,根本原因是他们发达,不合格的东西可以扔了,不合格的市场主体,不能存在,但在我们这里,你想一想。   前几年蚂蚁要做门口蔬菜商超,被骂资本进军民生领域和小摊贩竞争。   好了,过深的话题,不说了。   但也要看到未来,自信一点,看次条统计图片。   从七零后,到零零后,男生女生平均身高一直在长,零零后男孩的平均身高已经达到1米76。   这就是发展的证明,赤裸裸的证明。   经济走向发达的过程,人均身高增长,人均寿命增长,这是客观规律。   最后,幼儿园铅中毒事件,如此恶劣,如此令人悲伤,但如此恶劣竟然是愚蠢的认知所致,说明科学素养的普及,任重道远,这才是关键。   犯罪分子固然该杀,但全体国民食品安全素养进步才更重要,而且这个事情,从法律上说,不会是死刑。   这让我想起日本的水俣病,那次不是铅,而是汞,这是他们走过的惨痛之路。   信息来源:微信公众号“钟发白”​
14
2025-07
东泰社区AED点位巡检完毕!共建东莞“4分钟社会救援圈”我们在行动!
   ​共建东莞“4分钟社会救援圈”——我们在行动!   2025年7月11日,一场意义非凡的AED急救设备巡检工作在东莞东泰社区及其周边展开。此次巡检由广东品瑞科技联合东莞蓝天救援队共同进行,作为东泰社区共建东莞“4分钟社会救援圈”后的首次巡检,旨在检验共建成果、评估落实情况,为守护社区生命安全筑牢防线。​   此次巡检范围涵盖东泰社区及其周边19个点位的19台AED急救设备,其中包括维伟思AEDX1,10台、久心iAED-52HE,3台、安保i3,1台、普美康3台、迈瑞2台。巡检内容细致全面,工作人员不仅仔细检查每台设备的投放位置是否异动、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包括电池与电极片的有效期、其他耗材是否存在异常等;还详细记录各社区急救人员队伍的活动日志,了解其开展急救培训、急救演练的情况以及现有急救员的数量等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了系统梳理及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东泰社区AED投放工作是共建“4分钟社会救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巡检正是对这一工作的首次检验与评估,意义非凡。社区表示,计划继续投放4台AED,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让更多需要的点位都能配备这一“救命神器”,为提升社区应急救护能力做足充分准备。​   作为本次工作的第三方参与者,广东品瑞科技承担了巡检、检查、维护、评估等相关工作。应急科普人深耕急救行业超过8年时长,拥有丰富经验和专业团队。既能根据用户情况提供应急救护一站式设备配套,又能为用户提供技术支持、授证、巡检、维护、评估等全方案服务。​
15
2025-07
东莞蛤地社区应急救护知识科普活动,为青少年暑期安全护航!
​   2025年7月12日,在暑假刚刚拉开帷幕之际,东莞蛤地社区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活动。应急科普人(广东品瑞科技)团队走进社区,为蛤地社区的青少年们带来了一堂生动实用的应急救护科普课。   活动现场,应急科普人急救辅导老师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为孩子们讲解急救知识。考虑到青少年的认知特点,重点教导孩子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如何正确呼救以及实施应对流程。   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老师还进行了心肺复苏和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操作的现场演示。老师专业、细致的示范,让孩子们对急救操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孩子们认真聆听、仔细观察,不少人还积极参与到模拟操作中,在实践中加深对急救技能的掌握。​​   此次“急救在身边,安全每一天”——蛤地社区暑期青少年应急救护演练活动,不仅丰富了青少年们的暑期生活,更将应急救护的种子播撒在他们心中,提升了他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青少年们的暑期安全增添了一道坚固防线。未来,“方舟公益”也将持续携手应急科普人,为共建东莞“四分钟社会救援圈”贡献力量。​
16
2025-07
上海将在居民小区、公共场所等增配AED,年底新增超9000台设备
   上海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在居民小区配置心脏除颤仪(AED)的建议”。近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对该建议作出答复。   根据答复,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有条件的场所和单位配备AED。截至2024年底,上海公共场所AED配置水平为26.5台/10万人,共计6585余台。根据工作目标,到2025年底,上海新增AED设备超9000台,配置水平超过50台/10万人;到2027年底,上海公共场所AED配置水平达到100台/10万人。同时,进一步健全管理体制机制,推动重点人群掌握使用技能和实施有效救助。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表示,下一步,将以政府推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技术支撑的多元协同机制为引导,进一步推进本市公共场所AED配置工作,2025年重点落实居民小区和部分公共场所AED布设。   一是持续加大配置力度。各属地综合区情特点、人口密度、人口流动量、风险人口结构比例、分布距离等因素,制定“一区一策”年度实施方案,合理布局增配AED。总体上,到2025年底,本市新增AED设备超9000台(2025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在居民小区和重点公共场所增配7500台,上海市5分钟社会急救志愿服务公益项目增配1500台),配置水平超过50台/10万人。在居民小区、中小学校、养老机构等重点场所、区域进行统筹优化布局,到2027年底,配置水平达到100台/10万人。   二是推进“AED一张网”建设。逐步将新增和存量AED设备接入“一网统管”,并与本市120院前急救调度平台实现对接。探索利用“AED一张网”在多种新媒介上(微信、电子地图等),开发一站式设备查找、导航、呼救、志愿者响应、专业救援指导等功能,实现公众急救与专业急救联动响应。   三是全面强化人员培训。将配合市红十字会做好本市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工作,包括:制定专业救护员及普及性课程体系,做好救护员师资培训;落实“送训上门”服务,按配置AED设备与救护人员1:10的比例,做好设备投放周边区域人员、重点人群及社会公众的相关技能培训(含小区管理人员等);号召医务人员和参加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注册成为急救志愿者,做好志愿者公益支持和管理工作,发挥好急救志愿者作用。   四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完善运行管理,建立AED规划布局与配置相关管理机制,推动本市AED配置和管理地方性标准体系建立,协同做好服务与管理,规范培育专业服务机构。探索多渠道投入机制,会同区有关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发挥各自力量,使AED配置和运行管理等各环节得到有效保障。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充分利用各类传播渠道,加强宣传引导,深入开展公众急救知识和技能“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活动,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公众自救互救的良好氛围。   文章转发于:澎湃新闻
广东品瑞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