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2025-02
2024年度红十字救护员培训采购项目单一来源采购公示
2024年度红十字救护员培训采购项目单一来源采购公示2024年04月18日17:58来源:中国政府采购网 一、项目信息采购人:漳州市红十字会项目名称:2024年度红十字救护员培训采购项目拟采购的货物或者服务的说明:2024年度红十字救护员培训采购项目、1项、预算金额36.00000万元拟采购的货物或服务的预算金额:36.000000万元(人民币)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的原因及说明:根据福建省红十字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红十字救护员培训工作的通知(闽红〔2019〕15号),福建省红十字会办公室关于公布红十字救护员培训机构名单的通知(闽红办函〔2020〕11号)指出,为深入贯彻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关于应急救护培训标准化建设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省红十字救护员培训工作。根据《漳州市红十字会关于委托市红十字现场救护培训中心开展红十宇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函》(漳红函[2023]1号),漳州市红十字现场救护培训中心是目前全市唯一具备红十字救护员培训及制证资质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培训中心专兼职师资经过福建省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总会师资班、国际急救认证核心师资班的培训;核心的兼职培训师资大都来自市内各医院的医护人员、专家和市属高校具有医学背景的人员,整个师资队伍具有较强的授课和扎实的操作技能能力。为保证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的延续性和统一的质量标准,确保按要求完成应急救护培训任务,建议采用单一来源方式进行采购。漳州市红十字现场救护培训中心符合要求且具有特殊性和唯一性,符合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的前提条件。二、拟定供应商信息名称:漳州市红十字现场救护培训中心地址:漳州市芗城区漳福路46号三、公示期限2024年04月18日 至 2024年04月25日四、其他补充事宜:五、联系方式1.采购人联系人:漳州市红十字会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漳福路46号        联系方式:罗先生0596-2091257      2.财政部门联系人:漳州市财政局联系地址: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胜利东路25号大院1号楼620联系电话:0596-20263223.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称:漳州诚信达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地 址:漳州市胜利路向荣大厦12层F室            联系方式:小沈15396369665 信息来源:中国政府采购网 ​      ​
14
2025-02
福州市红十字会与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举行红十字应急救护站和AED投放仪式
发布时间:2024-01-1216:32  来源:福州市红十字会    为加快推进红十字应急救护工作高质量发展,增强消防救援队伍作战安全能力,提高全体指战员面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置能力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1月11日,福州市红十字会与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举行红十字应急救护站和AED投放仪式。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秘书长陈强,对台交流和事业发展部主任吴军,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檀群、后勤装备处负责人吴均等出席仪式。​   截至2023年底,市红十字会已为基层消防救援站设置AED(自动体外除颤器)7台、红十字应急救护站(含AED、急救箱、担架及轮椅等)5个,并委派市红十字现场救护培训中心为全市基层消防救援站卫生员开展心肺复苏及AED应用专题培训,强化参训人员应急救护常识技能。​   此次红十字应急救护站和AED进消防,福州市红十字会与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将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动我市的应急救护模式从静态向到动态拓展,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下一步,双方将不断深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面的协作,加强培训和宣传,提升全社会自救互救的意识和技能,在全社会构筑起一道扎实有效的生命安全防线。​信息来源:福州市红十字会注: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进行删除
14
2025-02
急救知识进校园,学校应急救护学习持续进行中
​    为全面普及急救知识与技能,提高全体教师应急救护能力,3月20日下午,济源市河苑街小学邀请市二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开展了一场心肺复苏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以及气道异物等生活中常见的突发意外事故的现场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培训围绕理论授课、模拟演示、实践练习、现场答疑四个环节展开。   医生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徒手心肺复苏的现场环境评估、急救原则和步骤,讲解当有人突发心脏骤停时,如何在“4—6分钟”的黄金抢救时间内运用心肺复苏技术挽救生命。针对气道异物等突发事件,他告诉老师们如何预防气道异物的发生,一旦出现气道异物紧急情况时,如何正确使用海姆立克手法进行自救和互救。并重点对老师们提出的疑问进行了详细解答,他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枯燥乏味的急救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演练环节,老师们积极踊跃地上台进行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法实际操作。医生们耐心地对老师们进行指导,及时指出不规范的操作。老师们不断向他们提出各种疑问,并用手机拍下操作全过程,便于回去向全班学生进行讲解。   此次培训帮助老师们树立了正确的急救观念,对师生的应急救援、安全保障起到了推进作用,同时有助于提高日常应急急救能力,为建设平安学校奠定了良好基础。   编审:吕超   (信息来源(图文):大象新闻),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进行删除​​
14
2025-02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给郑州机场捐赠115套应急救护一体机 实现AED全覆盖
   ​1月24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滴滴应急救援项目”红十字应急救护一体机捐赠活动在郑州机场T2航站楼举行。活动上,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北京滴滴公益基金会向河南省红十字会、河南机场集团颁发了捐赠牌。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理事长贝晓超在致辞中指出,此次捐赠仪式标志着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滴滴应急救援项目”正式落地郑州机场。在社会各界努力下,公众对应急救护的认知有所提升,掌握技能的人员不断增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将继续与社会各界深入合作,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普及应急救护、引导更多公众学习急救、学会急救、敢于施救,形成“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河南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万英在致辞中强调,将进一步发挥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工作的优势,积极与交通等相关部门紧密协作,为交通行业从业人员开展应急救护技能培训,更好地服务和保障乘客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河南省机场集团工会主席刘予表示,感谢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北京滴滴公益基金对机场应急救援工作的支持。河南红十字会开展的急救员培训,大幅提升了机场员工的救护技能。此次捐赠的应急救护一体机(AED)已经全部投用,郑州机场实现了AED全覆盖。河南机场集团将持续提升急救医疗服务水平,积极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服务广大旅客安全出行。   捐赠活动上,河南机场集团还向北京滴滴公益基金会颁发了“感谢信”。   ​信息来源:河南日报
14
2025-02
上海将完成8万名持证应急救护员培训!
记者今天从上海市红十字会获悉,来自市、区两级的622名救护培训师资正分批进行专项培训,培训为期一周,将于3月9日结束。此次培训也标志着2024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培训8万名持证应急救护员”全面启动。上海市红十字事务中心主任姚月琴介绍,此次实事项目的应急救护员培训课程,包括红十字运动与救护概论、心肺复苏、自动体外除颤器、气道异物梗阻处理、创伤救护等。培训学时为8课时,分线上理论与线下实操培训各4课时。市民群众可通过“沪上急救”微信小程序注册登记,完成线上课程后可报名参加线下操作学习,考核通过后即可获得红十字救护员(初级)电子证书,证书有效期三年。当年度培训额度完成后,将停止注册报名。据悉,为有效提升市民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普及水平,年初上海市政府将“培训8万名持证应急救护员”列入了2024年为民办实事项目,项目由市红十字会牵头,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市教委、市应急管理局、市妇联等单位配合,来共同推进实事项目的实施。“为保证实事项目的顺利实施,市红十字会已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制定项目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根据项目进度分解培训任务、分配培训名额,并组织资深师资进行课程研发、视频课件制作、培训制度制定,编印教材、采购器材,开发‘沪上急救’小程序、建设实事项目信息系统等,各区红十字会及相关培训承接单位也制定了相关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并组织开展了人员培训。可以说,全市红十字系统已全面扎实地做好了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上海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万兴旺说。按照项目实施计划,3月份将首先完成1万名持证应急救护员培训,之后将在全市铺开,预计到10月底前,完成8万名持证应急救护员的培训。在项目实施阶段,市红十字会还将设立督导员制度,采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培训单位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考核标准、统一发证管理”的培训要求进行指导和督查,同时在项目中期及终期开展项目评估工作,以保证实事项目持续、有效推进。作者:李晨琰文:李晨琰图:文汇报资料照片编辑:顾军责任编辑:唐闻佳信息来源:上海文汇报官方账号
14
2025-02
成都东返回银川高铁,一男孩被糖果卡住喉咙,她用急救知识救人!
   ​“乘务员,你会急救吗?我的孩子吃东西卡喉咙了……”2024年2月9日(大年三十)20时12分,从成都东至银川的D1958次列车正点到达西安北站,由于列车需要转换方向运行,列车员王雅婷正在1号车厢调整座椅方向,突然一名旅客跑进车厢,神色焦急地向她求助。   王雅婷接到旅客考虑到情况可能比较紧急,立即停下手中的工作向站台走去。她一边向旅客了解情况,一边想着救助方案。    原来,除夕当天,杨女士从成都东乘坐D1958次列车,带着孩子回西安老家过年,列车到站后带着儿子从2号车厢门口下车。因为想到不一会就可以和家人团聚,吃上年夜饭,母子俩特别激动,结果下车时,儿子嘴里含的糖果不小心卡在了喉咙里,一时间小孩呼吸不畅,无法言语,情况十分危急,随时有窒息的危险,手足无措的杨女士立即跑进车厢向列车工作人员求助。   王雅婷一出车厢就看见孩子在大声哭喊,考虑到情况紧急,她立即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救治。一下、两下、三下……很快卡在孩子喉咙的糖果就弹了出来,咳嗽几声,呼吸通畅,也能够正常说话。   “没事啦,拿纸擦擦,不能再吃啦,把这个给妈妈,好了吗?”“没事没事……”“回家路上注意安全,拜拜。”从王雅婷接到旅客求助,到成功把糖果从喉咙里吐出来,总共用时24秒。救治成功后,王雅婷一边拿出纸巾,一边安慰着孩子,暖心温柔的话立马让孩子安静下来,送杨女士离开后第一时间回到值乘车厢继续自己的工作。    救人的乘务员王雅婷,是一名红十字救护员,在单位组织的红十字培训中就有专业老师专门讲解示范过,日常她也经常练习,对自己的急救知识非常自信。据王雅婷介绍,她2014年1月进入铁路系统工作,到现在刚好十年。十年来她帮了多少旅客自己也记不清了,只要能帮到旅客她觉得就很有意义。    23时43分,王雅婷值乘的D1958次列车正点到达终点站银川车站,看着最后一批旅客安全顺利下车,她才敢放松下来。虽然大年三十不能陪伴在父母身边,但是想到自己今天帮助的小男孩,回忆起一路走来一个个温暖瞬间,王雅婷觉得这样的坚守一样有意义。   来源:中国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
14
2025-02
杭州机场旅客心脏骤停,工作人员20分钟将其救回!AED太重要了!
​   AED立功!杭州机场旅客心脏骤停脉搏消失,工作人员20分钟将其救回。   2月18日上午杭州机场T4医疗点接到值机柜台的求救电话一名旅客突发新章骤停,急救人员赶到发现其已无颈脉搏动及自主呼吸,随即开展心胸外压并拿来AED进行除颤抢救。   经20分钟抢救救护车抵达时旅客恢复自主呼吸出现室颤心率送医经抢救转入ICU生命体征平稳。   据悉杭州机场配备AED的历史已有近十年,目前有33台仅近期就成功施救4例心脏骤停旅客。   近年来,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关于AED救人的消息,从此看来倡导大家学习急救知识,普及AED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AED也因此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以上信息来源:青蜂侠Bee自媒体号​
14
2025-02
16岁少年时隔两年又救了父亲一命!这就是急救知识的力量!
“鬼门关”走了两次,都被儿子拉了回来!近日,深圳市民韩先生突发心脏骤停,16岁的儿子小明和韩太太在120调度员指导下,通过心肺复苏和使用AED,成功挽救了韩先生的生命。而就在两年前,韩先生也发生过心脏骤停,当时也是儿子小明在120急救人员到达之前,通过心肺复苏,成功从死神手里“拖回”了爸爸。回忆起前几天晚上发生的抢救过程,韩太太心有余悸。1月27日凌晨0:40左右,习惯晚睡的韩太太收拾好屋子准备上床睡觉时,发现之前在床上刷手机、平时睡觉不打鼾的韩先生呼吸声很大,双腿垂到了床下,手上的手机也掉在了地板上。情况不妙!韩太太冲过去呼唤丈夫,无回应。韩太太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马上呼喊16岁的儿子小明过来帮忙。120调度员在听完韩太太简要讲述病情后,初步判断是心脏骤停,立即开启120调度指挥模式——“如果附近有自动体外除颤仪,现在派人去取,拿到后告诉我。”(自动体外除颤仪,英文简称是AED)小明家楼下电梯口的墙壁上就有。小明马上跑下楼去取。与此同时,韩太太在120调度员指导下做心肺复苏。AED拿回家后,小明迅速开机、粘贴电极片,并按照语音提示完成了一次除颤,随后接手心肺复苏,直至120急救人员到达。​6分钟,救护车就到达了现场。急救医生赶到现场后,经快速评估,发现韩先生的心跳呼吸仍未恢复,医生随即指挥团队进行应急处置。抢救过程中,医生发现患者似曾相识。“是第二次了吗?”“是的。”医生心头一紧:印象中,上一次这个患者现场抢救了近半小时才复苏成功,这一次他还会这么幸运吗?万分幸运的是,紧张有序的抢救持续了约10分钟,韩先生恢复了自主循环和呼吸。在我国院前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仅有1%的情况下,韩先生2次在家人和120急救人员的接力救援下跨越“鬼门关”。简直就是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在转运途中,韩先生意识逐渐恢复。医生在进一步了解病史的时候发现,患者韩先生确实是自己2年前救治过的病人,相同的月份,相差仅几天的日期,只是这一次在现场见到做心肺复苏的孩子,比两年前高大了一些。医生由衷地为小明点赞:“孩子,你太棒了!”两年前,小明还是一名初三学生,就用教科书上学到的急救知识救了爸爸。​那是2022年1月23日早上6点多,韩先生起床后咳嗽两声就突然倒在地上,韩太太慌忙打完120急救电话后不知所措。紧急情况下,小明听到电话里120急救医生说如果病人没有呼吸、没有反应就可以做心肺复苏,立即想起8年级下册生物书里学过的内容,开始给爸爸进行心肺复苏,直至120急救人员到达。​时隔两年,这一次,小明依旧没有慌乱,用自己学过的急救知识,在120调度员的指导下,通过心肺复苏+AED,又一次救了爸爸!​2月1日,医生为韩先生实施单腔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置入术,手术很顺利。​术后,韩先生平安返回CCU病房继续观察和治疗,目前他的心率和血压稳定。​对于突发心脏骤停的患者而言,每延迟急救1分钟,急救的成功率就下降约10%,超过4分钟大脑细胞出现不可逆损伤。心脏骤停发生后,尽早开始心肺复苏和使用AED,是最有效的抢救方法。如能在1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并在3~5分钟内进行AED电击除颤,可使其存活率达到50%~70%。​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修订《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中,新增了对公民场所配置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相关规定。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从广州市红十字会了解到,截至目前,广州市所有的地铁、BRT站点,以及体育场馆和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等均已设置AED设备,有力地强化了全市的公共安全保障,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学习急救知识有什么作用?通过上面的例子,我想这就是急救知识的力量!​来源:广州日报综合自深圳急救、深圳大学总医院、广州日报往期部分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伍仞通讯员:符超量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乐怡​
14
2025-02
智慧应急,应急救援五大场景
​“智慧应急”相关内容已列入国家信息化、政务信息化、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等国家级规划,以及京津翼、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发展规划。随着“十四五”期间“智慧应急”发展布局基本完成,“智慧应急”将全面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为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高水平安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可以通过智慧应急系统实现灾情监测和预警、救援指挥和协调灾后重建等工作。​公共安全如火灾、交通事故恐怖袭击、等公共安全事件,可以通过智慧应急系统实现事件监测和预警、现场教援指挥和协调、后续调查和处理等工作。​突发事件如疫情、化学物品泄漏、停电等突发事件,可以通过智慧应急系统实现事件监测和预警、资源调配和协调、信息发布和宣传等工作。​大型活动如体育比赛、演唱会、展览等大型活动,可以通过智慧应急系统实现场馆安全监测和管理、人员疏散和管制、应急救援和医疗保障等工作。​交通运输如道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运输领域,可以通过智慧应急系统实现交通安全监测和预警、交通管制和疏导、应急救援和后续处理等工作。
14
2025-02
应急管理平台国家标准正式发布!重要信息!
   ​近日,《智慧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平台通用要求》(GB/T43581-2023)(以下简称《应急管理平台通用要求》)经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批准发布,将于2024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起草单位及起草人   主要起草单位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山东浪潮新基建科技有限公司、中电科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龙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中移雄安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华傲数据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人和城市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山东新一代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大学、中睿信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中外建设信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联通智能城市研究院、北控城市环境服务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信科设计有限公司、山西云时代智慧城市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张群、黄超、彭革非、向磊、王雪晖、刘文、崔昊、王益群、王珏、张红卫、袁耀文、孙锦路、朱润酥、王倩怡、郑庆国、邵泽华、何旭珩、熊自伟、王伟、陈武、苏莹、蒋慧、贺欢、张国栋、李赟、李林璐、李闻宇、高万里、安小米、周波、王华锋、曾新科、连一航、张国强、尚治宇、李文东、张建华、毛业进、阴润阳。   ​标准内容简介   《应急管理平台通用要求》确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平台的基本功能框架,包括数据、服务、接口、运维和安全等基本功能,并规定了这些基本功能的通用要求。适用于指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平台的设计、建设和运维。​   编制背景及意义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深度检验,也是对各地智慧城市建设水平的一次综合考验。各地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网格化管理精密管控、大数据分析精准研判、移动终端联通民心、城市大脑综合指挥等构筑起全方位、立体化的疫情防控和为民服务体系,显著提高了应对疫情的敏捷性和精准度。   在肯定智慧城市对疫情防控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疫情防控对城市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暴露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仍存在诸多短板,如2020年疫情初期暴露的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潜在感染人群得不到有效追踪及隔离,到各地健康码信息无法互联互通,疫情防控政策基层执行及信息上报不及时不准确,以及健康码后台系统运行不稳定等问题,暴露出智慧城市建设现状与社会需求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为满足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并沉淀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验的需要,急需建立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平台,为应急准备、信息发布、应急处理以及联防联控提供技术支撑,高效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支持平战结合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保障手段。   《应急管理平台通用要求》国家标准的发布将有益于指导城市公共管理部门、医护工作者、民间组织、企业、市民等相关群体应对全国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操作和信息共享需求,将为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提供保障和标准化手段,对维护人民健康、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相关链接:http://std.samr.gov.cn/gb/search/gbDetailed?id=A06404C8729C7D96E05397BE0A0A0628​
广东品瑞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